打拳帶來生活型態轉變

強調陰陽相濟、剛柔結合的太極拳,帶給人們的不只是體能鍛鍊,往往在長時間累積後,可內化為氣場與心境提升。允軒陳氏太極拳研究會創辦人、現任臺大EMBA太極拳社總教練洪允和,以積年累月的練拳心得引導社員感受太極拳細膩而複雜的內涵,他以「開合虛實,即為拳經」,鼓勵社員深入感受習拳之美。

前任社長、誼遠控股副總經理林安宙,則以女性角度分享太極拳所帶來的影響:「太極拳強調『以意導氣,氣沉丹田』,打拳不只是打『形』,更是訓練『意念』,帶到『氣』的正面循環,這點非常不同於其他運動,但練拳可作為調整身心的基礎,協助提升其他運動的效果。」

葉明祥也有同感:「以前我運動比較用『蠻力』,留下不少運動傷害,現在打太極拳不會打得大汗淋漓、全身痠痛,而是在溫和的練拳過程裡,逐漸將全身筋骨和氣場調整到更佳狀態。」熱愛登山的他常在攻頂途中練拳,或將拳理與他習得二十多年的佛學結合,體會特別深刻。

練拳體會管理哲學

練太極拳也能做好管理工作?姚威尹指出,相較於其他運動帶點競爭意味,太極拳強調立身中正,並呼應儒家中庸之道的特性,練拳之後,他會進一步思考企業永續經營的根本,「極端管理方式可收到短期效果,卻不是長遠之道。」同時,姚威尹也從拳理的有捨有得,體會到經營企業需有守有為,「創新與企業原有價值之間需取得平衡。」

體會管理哲學、文化同時,「在這裡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練習,得到更多正能量的匯集,」臺大EMBA太極拳社社員、ChampionStone Investment 總經理陳一正指出。尤其太極拳創社近六年來,社員橫跨臺大EMBA二十屆學生,彼此交流、傳承,練拳之外也相約出遊、騎腳踏車環島,或舉辦養生講座,將醫學觀點與習拳之道結合,並邀請攝影社、壘球社等社團交流。不少社員則帶著另一半一起參與,共同養身,也提升夫妻情感。

二○一六年,太極拳社於臺大EMBA周年慶典活動中演出,雖然彩排當天發現場地和原先預想的不同,需要重整隊型,卻沒人喊累,一路從中午練習到晚上。表演當下,因現場充滿雜音,而無法像練習時以口令統整動作,團隊卻靠著凝聚力和默契成就長達二十分鐘的表演,動作整齊一致,呈現太極拳柔中帶剛之美,備受現場校友一致肯定。

「這個『千歲團』因為共同興趣,一起留下了很多難忘回憶,」葉明祥笑說,太極拳社的社員年紀加起來超過千歲,卻因有緣相聚練拳而充滿活力,培養出難得的感情和默契,更是可貴。這份情誼,是臺大EMBA太極拳社的珍貴資產。
 

文章標籤

anthonkggk66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學習毗婆舍那禪修,重點是保持正念單純觀照,並隨順當下所有身心現象的生起、消失。一般初學者急於獲得內心的平靜,這些念頭、思維反而讓身心緊張、壓迫,而形成坐立不安。念頭與情緒如河水般自然的奔流,若想攔阻一條河水的流動,就會遭遇流水的阻力。
如同波浪是海洋呈現的自然現象 ,企圖壓抑它們根本徒勞無功 ,而且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較好的方式是隨順著河水流勢,不要企圖圍堵它奔流。只須綿密察覺自己心念之河生起的所有思緒、情感和覺受–看它們如何生起、佇留,然後消失。
當造作、壓抑、抗拒力消失了,這條念頭之河仍然持續流動,我們卻感到能夠自主。我們身心也慢慢平靜安定下來,但處於平靜中 ,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思緒與情感是壓抑僵化的,也不代表心中沒有思緒、感覺或念頭,更不是修定的那種『平靜』。不同的是如今它在『正念覺知』的般若光照耀之下奔流。當持續的般若光,照亮我們心念之河上,我們的心就會得到轉化、淨化。
這兒的心念之河與覺知所放射的般若光本質是不二,要讓這般若光在我們內心永遠閃耀,同時清楚照見每一念頭、思緒、情感和覺受,行者必須保持單純正念與清明的心,綿密持續的觀照,這就是四念處禪修重點。



文章標籤

anthonkggk66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6 禪修課程(二日禪)
日期:2016年8月13日(週六) - 14日(週日)
地點:萬里禪修園區
課程費用及午餐素食便當:免費。

因禪修園區位於偏遠山區,佛學會為利益法友交通便利,故為法友ㄧ起代訂專車直接到禪修園區,搭乘方式請往下閱讀。

代訂專車費用: ㄧ日搭乘費用三百元(來回)、兩日搭乘費用六百元(來回)
欲搭乘專車者,請先匯款,佛學會收到匯款才能確定搭車人數並代訂專車。

※搭乘專車匯款資訊

文章標籤

anthonkggk66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